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成都300万件捐赠衣物是怎么洗出来的1000万元?
作者:陈晓云 律师  时间:2010年05月20日
读罢新华网2008年1031成都300万件旧衣物捐灾区清洗需花近千万》的报道,不禁默然。

300万件捐赠衣物怎么就能洗出1000万元?

就一般而言,北大清华人大等校内洗衣店是一桶4元钱左右,一桶至少能装个56件衣服,平均下来也就是1元钱左右。很多同学在校几年就是这么洗过来的,衣服穿着也没病没灾。

这还是在北京,消费水平总体较成都高估计大家都没什么异议,就这样,那些洗衣店还在挣钱,还开了不少的分店。

报道中说这些衣物是按件收费,洗衣按件收费的,估计大都是白领一级的。诚然,受灾群众中不乏白领,他们原来可能对衣物会有所要求,但非常时期,想必也能理解,会有所克服,倘若为此能省点洗涤费,让更多的受灾群众不受冻,不觉得他们会不乐意。

所以,成都300万件衣物能洗出1000万元来,着实不能不让人咋舌。

就政府采购而言,报道称成都接收捐赠工作站是通过招标选定的洗涤公司。成都接收捐赠工作站,拿的是财政的钱,做的也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事,采用政府采购程序下的招标选定洗涤公司无可厚非。

只是这招标的信息是不是太少了些,众多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平台似乎难觅其踪影。其中标的标准又是何如,更不得而知。也许情况紧急,但情况紧急也有情况紧急的程序。

政府采购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数量规模来获得价格优惠。

而数量达300余万众的衣物洗涤,更何况还是为灾区捐献的衣物,姑且不指望洗涤公司赔本抑或是白干做贡献,其在价格上就不能具备点优势,或者除了这家公司,就没其他洗涤公司能提供更低价格了?毕竟洗涤业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出入相对自由。

而且从报道中这一家公司的人员设备配置来看,要处理如此之多的衣物似乎也有点紧张,不知成都工作站当初有没有考虑多选几家洗涤公司承担即将到来的繁重任务,更甚能不能组织一批灾区群众参与其中的打包一类的工作呢,这一类工作应当不是什么高技术高门槛的工作吧?

临近冬天,灾区民众的生活,估计是又要清苦一些,我们并不想去多生什么想法,只是想让我们的帮助能更切实些,少些内耗,所以,其中相关的工作如果能更透明些,更合乎规范些,不仅会让更多的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而且援助后也会更舒心,这也应是和谐追求之一吧,毕竟咱们民众还是善良的。

作者:陈晓云 北京